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巴城多个小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发表时间:2020-12-09 11:02

  “滴……”确认通行。12月1日下午,家住巴中经开区福锦苑小区的居民张成杰下班回家,走到小区门口,往门禁系统旁一站,将脸对准摄像头,不到3秒钟,小区大门立马打开,这便是许多小区都在使用的人脸识别系统。

  据了解,随着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智慧小区”越来越普遍,人脸识别系统刷脸进小区、通过手机APP远程开门、向物业报修、黑名单人员进入小区自动预警……小区越来越智慧的同时,“刷脸”的安全性也愈加引发关注。

  好洋气 刷脸就能进出小区

  市民李波家住福锦苑小区,自入住以来,他充分感受到人脸识别系统带来的便利。2018年入住小区时,他用手机下载APP程序,注册、绑定相关信息,这个过程只花了几分钟,注册成功后,当天下午就可以刷脸进出了。“就算大半夜光线不足时刷脸,识别速度也非常快,这个系统真方便。”李波说。

  “人脸识别的确方便,进出小区也就几秒钟的事情。”巴城尚上城小区居民杨先生说,以前拎着东西回家时,还得放下手里的东西,从包里掏出门禁卡才能进小区。如今通过人脸识别进小区,拎东西回家十分方便。此外,还能有效避免忘记带门禁卡进不了小区的尴尬。该小区物业公司总经理王国林介绍,物业运用人脸识别系统,需要先向派出所申请,然后与派出所共同管理,要是有逃犯通过这个门禁系统进出,小区物业以及派出所会同时报警,这对维护小区安全很有帮助。

  “通过技术手段还能实现派出所、社区、物业三级信息平台共管,对小区安全、日常管理等有很重要的作用。”兴文派出所教导员熊翔宇表示,人脸识别不仅限于方便居民进出小区,还能服务广大业主。例如,家中孤寡老人长期没有通过人脸识别进出小区的话,那么大数据会进行分析研判后,自动发出提醒,民警便可联系物业,让其上门查看老人的相关情况。

  有担忧 谁来保护“我的脸”

  人脸识别系统主要通过红外活体检测人脸,采集特征,当住户在人脸识别门禁终端机上进行识别时,系统会与后台人脸库进行比对,确认是小区住户后自动开门。在小区物业看来,小区门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一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接触;二不用担心忘带磁卡、忘记密码、指纹变形等;三非小区住户无法进入小区,安全性大大提升。

  不可否认,人脸识别带来诸多便利,但也有部分居民对其安全性感到担忧。人脸数据存放在何处?有没有泄露风险?万一泄露了该怎么办?

  “人脸数据可不像密码,密码泄露了可以更改,人脸是跟人一辈子的东西,泄露了又该怎样处理?”福锦苑居民许远不无担忧。与带来的便利相比,他更担心的是自己信息的保密性。由于牵涉的个人隐私太多,许远没有录入信息,但这也给他带来了麻烦,每次回家要么紧随其他人,要么喊门卫开门。

  人脸识别技术在小区应用,对于部分将房屋租赁出去的市民来说,也面临了新的难题。“房子租给别人后,租客也可以通过登记刷脸进小区。如果租客搬离了小区,那么他是否还能继续刷脸进小区呢?”市民宋女士十分担忧。

  “我觉得人脸识别技术有利有弊。”市民杨先生表示,如今“换脸”、化妆等技术高超,不排除不法分子“换脸”后从事非法活动。此外,如果以后不在小区住了,那相关信息又该如何处理?

  别担心 多措并举确保信息安全

  12月1日,记者在巴城尚上城小区看到,物业人员正在对业主提交的人脸识别系统申请进行核实。“业主申请必须要先扫码下载APP,申请时,如果手机号码与预留号码不一致则需重新验证身份。”王国林介绍,该小区人脸识别系统由业主自愿到小区业主接待中心录入个人信息,不使用该系统的业主仍可通过刷卡等方式进出小区。对于某些居民的担忧,王国林表示不用放在心上。“小区安装的系统与江北派出所联网,每位业主都有一个唯一的公安编码,所有住户的数据都由专人负责,不会提供给第三方。”说完王国林指着门口说,“你看,这里除了设置有引导业主实名进行人脸识别系统认证的图解,还有‘平安巴州·共建共享’的标识牌,标识牌上留有派出所电话及相关二维码,没人敢乱来的。”

  物业有公安部门联网监管,那么提供技术支撑的第三方平台能否确保信息安全?为此,记者联系到巴城某人脸识别感应器供货商杨先生。“我们的数据通过编码加密的形式,存储在阿里云服务器,同时也将数据保存在省公安厅指定的四川人口信息服务网,所有数据全部都是加密处理。”杨先生表示,目前的设备都是支持活体检测,不会出现因照片泄露而被盗用人脸信息的情况。总之,在大数据和高技术支撑下,业主的信息会很安全,一旦业主离开小区不在再入住,直接卸载APP或到物业处报备,删除相关信息就可以了。

  律师说

  法注意了 我的脸,不是想刷就能刷

  今年“人脸识别第一案”的报道,让许多市民意识到人脸作为个人敏感信息的重要性。对此,本报法律顾问蒲仕军律师表示,人脸识别系统来管理小区人员出入,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但这种便利需建立在安全和自主选择的前提下。

  蒲仕军介绍,人脸识别系统采集的是居民的面部特征,而面部特征属于公民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这些信息使自然人区别于其他个体,是独一无二的,在采集个人信息时,必须要经过本人同意。因此,物业是不能擅自采集业主的脸部特征信息,如果物业需要采集业主的人脸信息,必须要经过本人同意,并且要告诉他使用的目的是什么、范围是什么以及怎么采集,如果业主不同意使用人脸识别系统,那物业就应该多样化地提供刷卡等方式进入小区。

  “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很发达,大家也都能接触到,所以这块值得我们每个人注意,不要把面部识别信息随意透露,在部分情况下,使用者可能在不知不觉下就被系统采集人脸信息,而一旦数据泄露后果不堪设想。”蒲仕军介绍,虽然现在“人脸解锁”“刷脸支付”“刷脸进出”等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但由于立法滞后,在目前的法律中,人脸识别等还只能以个人隐私的一部分去评判。值得庆幸的是,10月1日新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实施。《规范》要求,在收集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已于10月1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草案对个人图像采集的主体、用途作出了严格的限制,一旦《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并实施,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将会更加完善。

  他山之石

  杭州为小区“人脸识别”立法系全国首个

  回家进门先刷脸,进门按指纹已成为众多小区门禁系统的标配。随着人脸识别系统的广泛应用,物业采集业主信息是否合法、物业将如何保护业主信息成为普遍关心的话题。

  针对物业是否有权强制要求业主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又将对采集的个人信息如何保护?杭州市在10月23日公布的《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中明确规定,物业不得泄露在服务活动中获取的业主信息;不得强制业主通过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设施设备,保障业主对共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权。违反本条例,强制业主通过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公用设施设备的,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记者手记

  进小区业主不一定非得“看脸”

  近年来,无论是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刷脸支付,乃至目前疫情防控用的健康码,以及小区、超市,或者机场、车站,随处可见人脸识别的影子。

  采访中,大多数市民对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持肯定态度,少部分人觉得在运用人脸识别技术上,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安全保障等方面还应该更透明。肯定的是,技术进步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否定的是,脸部数据及背后的个人身份信息具体去了哪里?

  账号被盗,我们可以改密码,但人脸识别的信息被盗,我们可以换脸吗?在熟人社会里,我们凭着一张脸与家人、朋友建立信任的纽带,随着科技的进步,刷脸已经与支付、身份信息绑定在一起。这时候细想,你的脸还能乱刷吗?

  目前,我国对个人信息采集的主体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存在极大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和隐私安全问题。在此背景下,物业应该建立多渠道的门禁进入方式,业主个人也更应该有进小区“不看脸”的意识。

       更多资讯,请关注四川安防资质网!


X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客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