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8-04-09 13:49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前所未遇的工作,建设过程中各种问题不断侵扰着建设工作,而认识上的误区则会使建设过程走弯路。在探讨智慧城市“怎么做”之前,应该先明白智慧城市“不是什么”。
智慧城市不是“交钥匙”工程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出席2017国际智慧城市峰会时表示,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成功的智慧城市应具备4个要点:智慧城市不是一次性工程;智慧城市不是“交钥匙工程”;智慧城市应当在政府提供智慧城市“公共品”的基础上,再从问题导向,由市场主体无数次叠加更多的智慧商务品;要注重智慧城市的不断转型,创新升级。政府仅需将精力集中在“公共品”建设上,而由城市问题专家主导智慧城市设计,IT提供技术支撑,双方长期协调,才能“有的放矢”。顶层设计只能解决“确定性问题”,但影响城市运行效率的主要是“不确定事件”,智慧城市作为“人—机耦合系统”应具有包容性、自适应性。
智慧城市应以人为本,而不是“贪大求全”、“一哄而上”
首届广州塔未来城市论坛上,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尚进提到,智慧城市意味着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精细精准的城市治理,必须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如果不能站在老百姓的需求角度看待科技的发展,看待城市的进步,那这种进步就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尚进表示,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如果脱离实际,把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及应用服务强加到每一个城市里面,反而可能会造成负担;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基于城市本身的问题,要和整个城市的定位挂钩,找到一些关键点去推动,而非“贪大求全”、“一哄而上”。
智慧城市建设不是盲目复制,千城一面
2016中国智慧城市年度论坛上,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张望谈到,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分级、分类推进。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不能简单的推倒重来,更不能盲目复制,千城一面。要根据城市功能、地理区位、因地制宜推进。
智慧城市建设不是打“补丁”式设计
“数字中国·未来城市”首届广州塔未来城市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梅宏为提到:“新型的智慧城市需要从顶层向下的设计方案,即从一开始就把各个方面的设计、制造等联结在一起,而非后续打‘补丁’式的设计,所以面临挑战更大。”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表示赞同“智慧城市的城市规划要有智慧化,要把‘多规合一’工作做好,一张图绘制到底。规划不好,以后打‘补丁’成本非常高,甚至没法做,没效果。”
智慧城市不是对城市打“新技术吗啡”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贺军在社会科学报发文指出:“在不少地方,智慧城市是推动城市化的一个强有力的概念,但智慧城市的发展也多落在科技硬件上,变成一个个智慧项目。中国的地方政府更多是从产业角度来看智慧城市,以此拉动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情况下,智慧城市更多是一个功能性的发展题材。反思智慧城市的发展,应该认识到智慧城市建设不是对城市局部打一针‘新技术吗啡’,也不是对城市进行的大规模新技术应用试验,而应该是围绕提升城市系统服务和人的宜居性而进行的城市改进。”
结语
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全球信息技术革新步伐加快,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支撑。在智慧城市发展道路上还有很多难题需要逐步破解,而破解这些难题,需要集各方专家的大智慧和城市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