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9-08-29 11:53
随着移动信息化应用在司法行业的不断深入,以及物联网等新型技术的出现,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以信息化推动移动警务创新、提升工作效能的趋势愈加鲜明,而这也一直都是移动执法终端不断升级迭代的方向。当前,司法移动警务的信息化应用在不断深入,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现代化新型技术,与监狱业务的深度融合,不断推动监狱信息化建设更趋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本文将结合科达拓展监狱移动警务应用的经验,对移动执法终端在监狱管理中的应用做介绍。
一、以安全为第一要务
目前司法移动执法终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终端差异化也越来越明显,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消费机型做软件定制,如华为、中兴手机等,设备外观美观,功能较为单一;另一类是专用定制机型,以创新型应用为主。为了满足当前监狱工作实际需要,科达基于“应用为王”的产品理念,融合物联网技术,为司法行业量身打造了物联网移动执法终端产品及其解决方案。帮助监狱民警完成可视通讯、自动点名、电子巡查、多媒体取证、视频指挥等多种智能警务应用,并能与指挥中心实时互动,快速应对突发事件,有效地为监狱民警减轻工作负担,切实提高实战应用水平。
众所周知,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改造罪犯的特殊场所,信息安全也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智慧监狱技术规范》、《司法行政移动执法系统技术规范》中都做了明确要求,移动执法终端应在安全自主管控网络环境下进行。监狱监管区内禁止带入通讯设备,如今双系统操作是移动执法终端在监狱场景下的重要需求之一,生活手机和工作手机合二为一,既提升民警日常工作效率,又能满足民警在非工作模式下的个人使用需求。传统双系统间以切换方式使用,依赖于监狱民警通过手动NFC刷卡方式去切换,有可能出现人为漏刷、人为关机、电量不足的情况,生活系统带入监区中使用,有可能造成一些安全隐患。因此信息安全是智能化应用的前提,也是安全保障的重中之重。
移动执法终端如何来保障信息安全?主要通过以下五个层面来实现:一是系统的安全,首先基于安卓系统深度定制的安全系统,设备本身的USB、WiFi、蓝牙等传输方式被禁用,无法访问到系统后台。其次,终端硬件搭载的物联网芯片,利用RFID技术实现强制切换系统,关机操作仍不影响,彻底保障监区系统安全。二是网络的安全,依靠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的网络链路,提供APN/VPDN专用传输信道,来实现移动执法终端的接入,再加上安全边界设备的物理隔离,以此来进一步保障网络的安全。三是数据的安全,终端硬件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密码产品国密芯片,相比起传统的AES、DES加密算法,更加安全可靠;此外,安全系统切换后系统内的敏感数据自动清除,本地数据不留痕,从根本上杜绝设备泄露信息的可能性。四是通讯安全,民警在监区内与外界的电话通信仅能以内部通讯录短号联络,手机长号无法拨打(亲情号码除外)。五是应用安全,安全系统内禁止私自安装应用,由后台管控平台统一下发安装。
二、移动应用的拓展
移动执法终端已然成为监狱民警日常办公执法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自然移动警务业务应用也必不可少,移动警务应用也从桌面PC应用向移动终端应用逐渐拓展。如基本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文件等多种沟通模式,基础的音视频数据采集,基本的业务信息流转(值班日志、监督检查、教育谈话等),真正实现了无纸化的办公。同时移动执法终端作为前端设备,还能实现高清晰的视频会议、视频会商、一键报警、远程指挥等,指挥人员可以在指挥中心进行实时视频,双向语音对讲。综上所述,移动应用一方面既突破了办公环境和工作时间的限制,满足了一线民警办公执法过程中各项业务应用需求,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另一方面,打通了指挥决策到一线的实战管控,针对应急事件可在第一时间开展应急联动指挥响应,随时随地与指挥中心建立即时通信,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NFC技术已然成为移动终端的标配,也成熟地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公交、地铁、门禁、移动支付等,因此在移动执法终端上实现一卡通功能的拓展,对监狱民警来说会带来很大的便利性。经调研发现,他们每天身上都要带多种卡片(门禁卡、饭卡、业务卡等),且不小心也很容易丢失。为此,科达移动执法终端支持模拟IC、ID、CPU卡,而且国密芯片也能模拟国密卡,也就是说可以实现从入门级到最高国密级的全部门禁系统。监狱民警进监区带一部手机就可以,真正实现一卡通。
三、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融合
在当前国内国际的复杂形势下,犯罪人员的人数每年有增无减,多数监狱还停留在以监狱民警巡查加摄像机监视报警的阶段,无法将人员信息与位置进行实时管控,导致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监狱民警的工作强度大、效率低。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缺少有效联动,提前预警。因此,如何在不增加警力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和监控管理能力,成为非常迫切的需要。
RFID(射频识别技术)作为安防及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人、车、物、工具、井盖、门窗等感知对象的特征数据采集和运行状态数据进行感知,这与监狱的智能化管理需求不谋而合。移动执法终端结合射频识别技术和物联网传感技术,进一步体现移动警务的多元化,"移动警务+物联网"为移动警务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应用组合。
01工间点名
为了提高罪犯的精细化管理,监狱不定期会对习艺车间罪犯进行点名、对劳动工具进行清点。通过电子腕带、电子胸牌、电子标签与罪犯、劳动工具的有效结合,民警持移动执法终端进行正常巡视便可完成数量的清点,数据实时与信息系统同步,确保区域内罪犯基准数量的准确性。相比传统的手工填写或数人头的方式更为快捷高效,实现数字化管理。
02人员定位
根据罪犯佩戴的电子腕带、电子胸牌,民警携带移动执法终端与物联网感知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动态感知当前监区内人员数量、人员位置、执勤警力等综合信息,结合监狱实景地图可动态刻画人员行动轨迹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管理。针对突发情况、警力不足等问题,为指挥中心应急处突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03安防管控
针对一些外来人员的异常流动、车辆的异常行驶、罪犯如厕行为的侦测、智能生命体征探测、井盖状态的侦测等均可智能管控。以新兴的智能生命体征探测为例,在民警巡视监舍时,移动执法终端查看生命体征数据(心率、呼吸、起床次数等),对未睡眠、假睡的罪犯进行督导。当发生报警信息,联动重点位置监控视频,推送至周边民警移动执法终端,提升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突响应能力,做到精准预警、智能防控。
04电子巡更
监区的日常巡更也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部分,定时定点巡查,是防患于未然的一种措施,传统巡更制度的落实主要依靠手工表格和巡逻人员的自觉性。移动执法终端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解决了上述管理上的难题。民警携带移动执法终端执行巡更任务,到达预定位置时,自动获取周围设备列表和信息,巡更民警提交巡检结果,自动生成巡更报表,通过这些报表可以真实地反映巡逻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同时与监狱考核业务系统打通,实现工作考核管理的精细化与智能化。
综上所述,移动执法终端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确实给监狱带来了一些实战化的应用,也给“智慧监狱”建设增添许多亮点。然而,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远不止上述几个,如何更为方便、快捷、高效地为监狱实际业务应用服务,仍需要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去探索和挖掘。
结语
对于司法行业而言,2019年是关键的一年,随着5G网络的临近,网络速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这对于移动执法终端而言是个质的飞跃,信息传输速度、音视频数据传输速度的加快,移动执法终端的智能应用将更为普遍,未来势必有更多的智能化业务应用被开拓,更值得我们期待。但目前监狱信息化建设也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系统融合度不够、智能化程度不高、新技术应用推广不足等问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智慧监狱管理形势,监狱信息化建设和安防系统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本篇文章由河北安防资质网转载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河北安防资质网。
上一篇: 4G降速会对监控设备会产生影响么?
下一篇: 国内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旷视在香港上市